温哥华西区:这里的街道静悄悄

【房地产周刊记者 冰马】说到空巢,大家都知道是指子女长大搬出家居住,家里空了,只剩下老两口。但《房地产周刊》本期特别策划要说一个正发生在温哥华西区的特别现象,即好多的独立屋无人居住,我们姑且称之为“空屋现象”。一方面这里的独立屋领跑温哥华最贵房价,一方面好多的房子,特别是新屋,却又空着,看似矛盾的事情引发媒体与当地居民的热议乃至不满,今后如果这种矛盾愈演愈烈,是否会上升为各级政府的大选议题,对华人族裔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应有所警觉并理性思考。

温西到底有多少“空屋”?

有西人好事者(好奇者)决定一探究竟,实地走访,看看“空屋现象”在温西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一走访不要紧,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或者众人议论的还严重。


这里的街道静悄悄

他选择的调查范围可谓温西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区域:东起Arbutus大街,西至Macdonald街,走访的街区包括西19街到西22街。他发现在这四条街上,空屋数量非常庞大,远超出想象,甚至达到了可怕的程度。经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他总结出了一份“空屋报告”。

在西19街上,他现在以下门牌号码是无人居住的:2789,2788,2745,2642,2519,2505,2483,2450,2448,2402,2403,2395,2365,2356,2325,2315,2265。

在西20街,空屋包括:2203,2206,2255,2286,2285,2299,2396,2408,2411,2417,2475,2718,2730,2715,2755,2772。

在西21街,以下独立屋也貌似属于空屋:2749,2690,2683,2471,2428,2335,2369,2396,2386,2375,2225,2193,2151。

在西22街,空屋包括:2118,2128,2328,2345,2376,2375,2491,2663,2677,2749。

这位细心者之所以把上述门牌列为“空屋”,是因为他发现这些独立屋到了晚上从来不亮灯,门口没有任何生活迹象,比如鞋子和小坐的椅子,门前和后巷车库也从未停过车,很多屋内不见一件家具。据这位调查者说,所截取的这一调查区域,空着没人住的独立屋数量几乎占据了一半,白天这里“异常”安静,可以说是死寂一片,以前小孩骑车,邻居见面唠家常的寻常景象根本就是“过去时”。到了晚上,半条街都是黑黢黢的,没有“居住”的一点人气。

温西“空屋”是否为普遍现象,笔者虽不好妄下结论,但不断有本地居民反映,在温西其他小区,这种现象司空见惯,越是靠西,“空屋现象”越加明显。随便指出一条街道,几乎都能说出几座独立屋属于此类情况,比如,Balsam街6000几号街区,Trafalgar街与43街交汇附近。

本地西人发现,有的独立屋自从盖好以后,从来无人居住过,已经空置三到四年的时间。更为诡异的是,有些独立屋虽属“空屋”,门口却隔三差五摆上“For Sale”牌子,你如果好奇敲门去问出售情况,亚裔面孔的经纪往往操着不太标准的英语告诉你“我们只对特殊客人开放”。你如果再打听什么样的算是特殊客人,他们就会所答非所问,以“英语不好”拒绝攀谈。

空屋不要紧 价格在飞涨

再做近一步调查,人们又发现了更为恐怖的现象。这些上“空屋黑榜”的独立屋在近7、8年之内多次易手,有的甚至被卖了3、4次,每次加价差不多50万元。就这样,一间原本10年前温哥华中产家庭能负担的差不多50万元的独立屋,在经过几次加价后,疯狂涨到了现在几乎本地人无人能买得起的300万元以上的“豪宅”,一个原本中产的温馨社区,彻底沦为了某些豪富的后花园。

这就难怪在西19街至22街做出调查的那位有心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温西已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社区,它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变的毫无灵魂可言。我调查的仅这四条街,并观察了多年,这里只是一个缩影。除了偶尔出现的园艺工,这些房子根本无人居住,却被卖来卖去。我痛恨温哥华就这样被毁的面目全非。”

空屋的主人,你们又是谁?


已经不存在的美丽独立屋,地价价值230万

有专业地产公司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温哥华成交300万以上的所谓豪宅,华人买主占到7成以上。这一数据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还是保守的。据专攻温西地产的经纪Andrew Hassman透露,他的九成客源都是华人,用他的话讲,“这些客人飞过来,出手买下独立屋后,很快就离开,房子就这么放在那儿不住。”有意思的是,对于本地西人客户,这位赚着华人钱的经纪给出的建议是:别在温西买房。

如果探究一下这些空屋的主人到底为何人,仅拿西19街这条街上的发现的17间空屋为例,又有西人“好事者”做了一番调研,结果更是印证了西人普遍的想法,这就是,现在温西独立屋的买卖基本是华人富豪的游戏。17间中,有16间的买方经纪是华裔。另外,同样是这17座独立屋,除了一个是西人自建,一个是南亚裔建商,一个是本地其他族裔姓氏,其余的卖主均是华裔。

再看这17间独立屋的易手情况,有2间在4年之内曾被买卖了3次,更有9间在离上一次买卖不到2年内又被买卖。而买卖最频繁的一年发生在2011年,17间中有4间在这一年有过交易。

针对温西独立屋这一频繁买卖的想象,有西人主流媒体不无讽刺地评论道:“温西的社区概念已荡然无存,这里的独立屋只是被当做是商品在那里交易来交易去。”还有当地的西人居民开玩笑说,“好么,不在这里工作的华人主妇买卖独立屋就像交易一支股票那么轻松,真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华人与温哥华房地产到底什么关系?

华人哪来的这么多钱在温哥华大举置业,这是一个华人不愿谈及的问题,而对于大笔的海外热钱又是怎么流入加拿大,更是忌讳莫深。说实在的,鄙人也不敢多谈,但还是愿意在此提供几个中国非官方数字,至于这些数字与华人购房到底啥关系,见仁见智吧。

据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惊人的95%,这是否说明大陆富人阶层(包括高官们)向国外转移资产的趋势出现了一个惊人的激增,自个掂量!

中国经济学者,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曾对外披露过,中国大陆财产过亿富豪91%是高干子弟。他揭露,截至2008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过1亿元的有3220人。这些人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达产2万450多亿元。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中总结:“在中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是隐性富豪。改革开放30年,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官本位经济加国家资本主义,官员贪污受贿的数额一定比富豪挣的多的多。若将贪污受贿做个排名,隐性贪官的巨额财富数字一定让全世界惊魂!”

而这些富豪的财富有多少被转移至温哥华,又有多少被投入到温哥华最值钱的商品——房子,我们不得而知,连卑诗省府与温哥华市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这个问题不存在。即便有好多人质疑政府的这种“只要利益,不要道义”的做法,至今为止,人们也没看到除了银行贷款资格审查以外的任何来自于政府的财产来源审查。海外购房者至今仍享受着与当地人同样的4%税率,待遇之高,举世罕见。

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对于温哥华的生存与发展或许至关重要,但不要忘了盖房子的初衷是给人住的,当一个社区变得不再朝气蓬勃,不再温馨宜居,那温哥华这座城市又将走向哪里?

“温西,这里的街道静悄悄,”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而华人到底有无推高温哥华房价,更是值得认真商榷的问题,如果不敢正视,以“种族歧视”为理由而回避甚至是“得便宜还卖乖”的话,这更不是一种该有的态度。

(环球华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