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楼见证洪门义薄云天

温哥华洪门大厦1911年曾抵押变产为辛亥革命筹集军饷

(据中山日报报道)建筑是无声的历史,穿越沧桑岁月,承载绵延记忆。静静屹立于片打街西5号的温哥华洪门大厦,走过了百年风雨,它铭刻着海外侨社洪门致公堂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救中华的义举。

甫达加拿大温哥华,美加采访组便拜会加拿大中国洪门民治党总部,寻访100年前洪门志士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历史印记。民治党总部常务副总主委郑炯光把我们带到了一幢三层古楼前:“1911年孙中山到温哥华宣传革命时,就住在三楼右边的房间内。这幢楼当时是洪门致公堂的物业,为了支持孙中山革命,当年曾抵押给银行来筹集军饷。”不少元老级的洪门人士称,如果没有域多利、温哥华、多伦多等埠洪门致公堂变产贡献革命的那一波热潮,“广州黄花岗起义也许就打不响那一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温哥华洪门致公堂许多会员的记忆中,都认为孙中山曾三次到过加拿大,但若问三次具体到访时间,他们则语焉不详。而据刘伟森主编的《全美党史》和项定荣所著的《国父七访美檀考述》显示,孙中山到加拿大宣传革命筹集军饷,有具体文字记录的为两次。

首次是1897年7月2日,“伦敦蒙难”事件后,孙中山乘轮船由英赴加拿大,7月11日抵加属之满地可,7月13日乘火车前往加西之温哥华,7月20日到达重要商埠域多利,8月2日自域多利赴日本横滨。此次由加东到加西,孙中山漫游20天,基本都是基督教友接待照应,他与华侨教会中接触,也是为他日筹饷建立人脉关系,没有实际行动。“当时加拿大各埠,华侨中十之七八都是洪门中人,孙中山不是洪门盟友,所经各地洪门致公堂人士,都是把他当做外界人看待,不予接待。”

时隔4年,已经加入洪门成为“洪棍”(元帅)的孙中山1911年岁首再度到达加拿大时,境况就大相径庭了。2月6日,孙中山由旧金山乘火车到达温哥华,该埠致公堂事前已得知行程,派了十多人迎候车站,安排食宿。此后举行公宴大会和华侨欢迎大会,设筵十多席为其洗尘,孙中山借助洪门致公党在华侨中的影响力,席不暇暖,连续数日发表演讲宣传革命。他在2月10日致旧金山致公总堂的信中说:“连日在致公堂及戏院演说,听者二三千人,虽大雨淋漓,亦极踊跃。”孙中山在温哥华期间,慕义而来加盟的新会员络绎不绝,2月9日的公宴大会就有60多人加盟,第二次欢迎新会员大会,入会者70多人。

孙中山见时机成熟,2月14日在致公堂组立“洪门筹饷局”,温哥华致公堂首先带头捐3000元加币,发动“一元运动”,风气所播,各埠景从,一个多月的劝捐,已得加币130548元。恰在此时,港粤两地的义士密谋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黄兴发来电报:“事急如火,请速汇款。”于是温哥华致公堂一面筹募,一面汇款应急。但洪门会员多属劳工,仅凭个人捐助,难免杯水车薪,旷费时日,难解军需之急。于是《大汉日报》(温哥华致公堂言论机关)笔政冯自由向孙中山提出变产救国之议:“各埠致公堂会所,多由会员捐资建筑,若使变卖助饷,实为事半功倍。”孙中山深以为然。加拿大各埠致公堂旋即刮起变产救国风潮,洪门志士在国难当前把砝码投放到了“救我中华”的天平之上。黄花岗起义72烈士中,就有68位为洪门志士。

记者在现址片打街东116号的加拿大中国洪门民治党总部办公大楼里,发现墙上悬挂着一幅字据《赎楼时期议案抄录》,内文显示,温哥华致公堂的洪门大厦直至1945年方赎回。

历经百年沧桑的温哥华致公堂洪门大厦已经易主,它默默地伫立在片打街的十字街头。如今,甚至连它对面被列入健力士世界最小型商厦记录(楼高两层,阔仅1.8米)的周永职总部也比其闻名多了。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全加盟长郭英华幽幽而言:”为救中华,多少洪门致公堂先贤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但洪门致公堂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在革命胜利后却鲜有记录,我们希望历史能够还原其真实面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