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地球这一端 春节怎么过

恍然之间回故乡

又到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如果你呆在家里,或是只是逛大型商场,会对春节气氛的淡薄而失望。但如果来到华埠,或是多参加华裔社区的活动,就发现国粹在加拿大还是开枝散叶,生机勃勃。  如果是在中国,春节前的节日气氛已很浓郁。火车站、飞机场拥挤回乡的人流,商场里满是抢购年货的市民。节日期间到处张灯结彩,访亲拜友,尾牙春茗,互送礼物,迎来送往……很多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后,觉得春节过得有点冷清,没有气氛,顶多是几位朋友聚聚,喝点小酒。

其实近年来,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多,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春节大游行非常热闹,华人社团的春茗也很有人气,老侨千人宴、新侨千人宴,很有规模,各个社团一般都有春节聚会,甚至春节晚会。  华裔春节活动中表演的节目,有舞狮、腰鼓、秧歌、武术,也有京剧、粤剧、民族舞。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大温地区欣欣向荣,颇有生命力。

从圣诞开始,杨小芬就很忙碌,最近她参加了好几场演出。每年从圣诞到春节,杨小芬都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她的电脑中储存大量她和同伴们演出的照片,场面活跃而精彩。看得出,她在温哥华的生活很充实快乐。 

腰鼓游行曾遇倾盆大雨

在中国做房地产开发的她,在温哥华生活5年了。在中国没有打过腰鼓的她,学会了打腰鼓;从小喜欢舞蹈的她还学会了扭秧歌。平时的社区活动,她和同伴们会一起表演节目,到了节日季节,表演就更多了。

她参加过温哥华的春节大游行,背腰鼓并不觉得累,而是兴奋快乐。在2008年春节大游行时,遇到倾盆大雨,薄薄的表演服都湿透了。“就像刚游过泳一样。”她笑道。参加这些文娱活动,使她整个人精神焕发,心态很年轻。

除了腰鼓和秧歌,她还表演大头娃娃舞、新疆舞。她编排的舞剧《母亲》,伴舞的歌词很感人,令臺下很多人流泪,有的观众的衣袖都哭湿了。

去年新年,杨小芬与同伴们还表演了歌舞喜剧,里面有白求恩,还有喜儿,情节搞笑,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个节目中,杨小芬演喜儿。

为了准备节目,她和同伴们每星期会一起练习。农歷新年华裔社区的拜年活动,每次要半天时间,表演加上联欢,气氛非常热烈。 

生活进入另一阶段

在中国时,杨小芬的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到不同城市出差。她曾经48小时不休息地工作。来到温哥华后,她 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了,5年来一直在做义工。她在中侨的枫华会、温哥华华人老人协会做义工,也参加中华会馆的活动。在老人协会,她帮老人做心理辅导,教他们 做点心和一些菜。每年,她都得到政府颁发的义工奖状。上次回中国,她花几万元人民币买了中国民族服装和演出道具,捐赠给一起演出的团队。

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她感到很大的满足。参与华裔社区的文娱活动,既为观众带来了快乐,也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还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生活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她说。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渐渐医治了丈夫10年前离世带来的伤痛。

因为参加的活动多,杨小芬在温哥华交了很多共同爱好的朋友。她给记者看她和朋友们身穿旗袍拍的集体照,大家都有一定年龄了,但依然很美丽。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写在他们充满笑容的脸上。 

武术和气功 中国文化桥

在温市华埠的武馆,记者见到了正在教一群人高马大武术学生的娇小的梁好。她告诉记者,学生中,中国人和西 人大约各占一半。西人学生学武术很认真,还带了文化、哲学方面的很多问题。武术、气功涉及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西人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吗?“向他们传播 中华文化没障碍。”她说。

传播中华文化没障碍

每年新年、春节期间,梁好都会带领学生们到处表演武术。前几年还曾参加温哥华的春节大游行。参加春节大游行时,他们的表演队伍有近百人,包括双剑队、大刀队、长棍队、花轿队。平时,他们的表演活动也很多。今年大年三十,他们将在华裔社区办的春节晚会上表演武术。

梁好的父亲是温哥华有名的武术大师梁守渝,梁守渝退休后,把自己开了多年的梁守渝武术气功学院传给大女儿 梁好。梁好4岁开始学武术,13岁曾入四川体校专业队。来加拿大后,得过4次国际武术比赛冠军。在卑诗大学(UBC)学的是经济,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多年, 边工作边做武术教练。在银行做到经理后,她辞职专门做武术教练。

她还在温哥华当地主流电视臺做了180集的英语武术讲座,到现在八九年了,电视臺一直在播。她边讲解,边 做示范,讲解从歷史哲学到健身的实用功能,从太极阴阳到宇宙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剋,还涉及到易经、道德经。在北温,梁好曾做过一个武术、太极、气功的英文 讲座,她和先生还现场表演,来参加的有很多专业人士,一些医生、教授问的问题很深,谈到量子力学和气功的关系。

她教的学生中,有很多专业人士,他们学武术很认真,经常主动问一些问题。梁好觉得向他们解释一点也不难,她觉得中华文化的道理是简单道理,可以深入浅出地表达。 

带学生表演功夫

梁好说,武术有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的分别,传统武术更讲究规范和实用性,现代武术更讲究优美和难度,花样更多,适合表演。她们学院两种风格的武术都教。在春节的表演中,既有现代武术,也有传统武术,将两者结合起来。

每年,他们学院都会有多次武术表演。学生们穿上中式表演服,或是学院的校服,外出表演。

梁好经常带学生回中国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很多学生都得了奖。去年11月在中国的武术比赛,她的学生得了两 个金牌。看到中国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她的学生回来会有一段时间很努力。不久,又只是把武术作为爱好,比较放松了。除了比赛,梁好会带学生们参观峨眉山、 武当山、少林寺、孔子故乡,向他们讲解儒家、道家思想。 

感悟中华文化精髓

记者面前的梁好,显得健康而敏捷。但在11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曾被诊断为淋巴癌晚期,医生说她只有两 个星期的寿命了。后来,是中国传统的气功、中药、太极将她的生命挽救回来了。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经常打坐,体会人与宇宙的关系,有种顿悟的感觉。这种 感觉可以用“空”来形容。她体会到,一切都是变动的过程,福祸相依。读《易经》,让她学会坦然和面对,放松自己,不要太执,能放下就放下。“很多人说要 与癌癥斗争,我觉得是接受疾病,与疾病交朋友了。疾病来了就来了,就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吧。”她说:“这是一种哲学。”

现在,梁好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了。这段经歷使她对人生有了新的体会,对武术方面的进步也有帮助。  她说,中国的哲学讲的是很简单的道理,不復杂,不高深。阴阳无处不在,阴里面有阴和阳,阳里面也有阴和阳,没有绝对的。除了教学生动作,她也讲理论。谈到武术表演,梁守渝武术气功学院教的武术属于蜀山峨嵋派,有表现阴柔美的内家拳,也有表现阳刚美的外家拳。

她十几岁刚来加拿大时,中国人还不多,春节气氛不浓,这些年来,春节活动越来越多,像在中国一样。越来越多的西人学生开始对春节产生了兴趣,会问很多问题。 

在地球走了一圈 最爱是京剧

郭大夫过去在臺湾做医生,所以被朋友们称为郭大夫。虽然90岁了,但精神非常好,还能自己开车。每星期的一个下午,他都和爱好京剧的朋友们都有一次聚会:有人演奏乐器,有人唱歌。不为表演,只是乐在其中。

他告诉记者,1948年在山东读完大学后,他去臺湾看表哥,顺路旅游。因为战局变化,回不了中国,就留在 臺湾做了内科医生。1976年移民加拿大,工作了一段时间就退休了。过去他喜欢打网球,后来打不动了,就每天散步两个小时,走不动了,就改唱歌了。他的一 些朋友喜欢京剧,所以从1980年他开始跟朋友学京剧了,也跟电视学。他唱的是老生,喜欢唱《沙桥饯别》、《洪洋洞》、《失空斩》。 

老友相聚乐趣多

新年期间,记者参加了郭大夫和几位京剧票友的一次聚会。聚会在温西一家环境优美的老人院。那天来了7个人,他们说,有些朋友回国了,夏天来的人会更多。

这几位票友都学京剧很多年了。郭大夫唱的是老生,蔡太太和周太太唱的是梅派青衣,李女士平时唱的是老旦,记者去的那天她反串老生。演奏乐器的一位是张平安,拉的是京胡;另一位是94岁的石先生,演奏的是月琴。

张平安坐下来,在膝盖上放一块小毛巾,在他拉京胡的时候,不断有白色的粉末落在小毛巾上。他在香港曾做过 琴师,拉得非常专业。在需要别的乐器,例如锣鼓的时候,他就用嘴“嚓、嚓、嚓”地唱出节拍。石先生是他已经退休的儿子用轮椅推来的。他老家在北京,曾经在 西安工作,后来去了臺湾。在朋友们唱歌的时候,石先生就用手拨月琴,朋友唱过几个曲子后,他觉得累了,就让儿子推自己上楼休息了。石先生的儿子说,老人院 去年办的庆祝中国春节活动上,石先生还表演乐器呢。

那天郭大夫唱的是《沙桥饯别》,蔡太太和周太太唱的是《生死恨》,李女士唱的是《让徐州》。她们都学了多年京剧,虽说唱戏不是为表演,而是自娱自乐,大家都非常认真,唱得有板有眼,颇有水准。

说到自己的家乡,他们有北京人、上海人、山东人。后来有的去了臺湾,有的去了香港。石先生过去在北京的家是手帕胡同、张平安的家在喜鹊胡同。即使在地球走了一圈,喜欢的还是地道的国粹京剧。 

中国春节习俗多 团年饭最重要 春联

早在节日降临前一个月,一般华人家庭都开始忙碌,准备一番。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汉代。那时候,人们是把神仙“神荼”和“郁垒” 的画像贴在两扇门上。传说这两个神仙是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人们把他们贴在门上可以消灾避难。宋朝的春联已演变为在对联上写吉利联语的习俗。传统的对联是在 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常见的有“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等。

春联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墻上,有的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节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节前夕,一般家庭都忙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粘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粘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送礼 送礼是向亲戚朋友表示敬意与爱意的表现,根据华人尊老敬贤的传统,幼辈应送礼物给年长者。为了吉利,礼品都是双数的,在传统礼节上,受礼人都要回礼,以表示谢意。

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拜年 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现在已经简化成说“过年好”就可以了。广东等省份的做法是,双手捧一对橘子向长辈祝福,表示大吉大利。

压岁钱 给压岁钱也是华人新年的另一种习俗。北方一般是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南方一些地方是长辈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成年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结婚的人要给没结婚的人红包。

(来源:加拿大都市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