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牛虻》的《浪漫曲》

文/陈远

費拉拉

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
電影《牛虻》的《浪漫曲》
《浪漫曲》何其多!貝多芬寫過《F大調浪漫曲》、《G大調浪漫曲》,舒曼寫過《浪漫曲三首》;帕格尼尼、安東 · 魯賓斯坦、埃爾加都寫過《浪漫曲》;薩拉莎蒂,則寫過《安達露莎的浪漫曲》……上述當然都乃聽之不厭的名曲名作。但有一首《浪漫曲》,在我還是小青年的時候就已被撼動着,那是原蘇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一九五五年為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所拍電影《牛虻》所寫配樂中的那首《浪漫曲》。
原蘇聯電影《牛虻》,是根據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說所改編。其所陳述的,是一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牛虻短暫一生的故事。
這篇小文,並非議論小說、電影《牛虻》的異同,而是着重於憶念蕭斯塔科維奇的《浪漫曲》,出現在電影中的場面。幾乎在電影一開始,我們就耳聞極快人意的小提琴獨奏的《浪漫曲》,它陪伴着正在意大利比薩神學院圖書館找書的牛虻(當時叫亞瑟),也陪伴着亞瑟與比薩神學院院長蒙泰尼里神父的對談。那時的亞瑟,正如《浪漫曲》那樣的心思純白,他對蒙泰尼里懷着深摯的愛:“你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蒙泰尼里也對亞瑟情懷广闊:“你是我的光明,我是你快樂的源泉。”《浪漫曲》充滿柔情蜜意,即使主題升高八度也仍然繾綣纏綿。
接着是,亞瑟年輕的心被咬齧蛀蝕:他知道了自己是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他發現周遭都遊蕩着欺騙和背叛。他痛苦絕望地出走了。十三年之後,原來俊美的亞瑟,經過各種非人磨難,變成一個滿身有着可怕傷疤,連曾經最愛自己的瓊瑪都認不出來的列瓦雷士。列瓦雷士成為一位堅定的革命者,卻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見到蒙泰尼里而遲疑片刻,於是不幸被捕。
《浪漫曲》再次感之至深地響起,是蒙泰尼里到監獄試圖開導列瓦雷士而終於父子相認之時,《浪漫曲》陪伴着亞瑟與蒙泰尼里互訴衷情,但那只是曇花一現。臨末,蒙泰尼里不願辜負天主,亞瑟不願辜負理想。雙方雖牽腸掛肚,卻仍互不退讓。
亞瑟說到底在紅衣主教蒙泰尼里簽名之後被槍斃了。但蕭斯塔科維奇的《浪漫曲》,卻讓我長久記住亞瑟——列瓦雷士——牛虻形象的光輝。
費拉拉

转载澳门日报:
2021 年8月24日 星期二

俊永

俊永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