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領唱《手拉手》的韓國歌手

文/陈远

費拉拉
手拉手
心,只要仍是良善的,就無法不為所見的一切而感動。歐洲盃小組賽,丹麥對芬蘭。突發的不幸總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丹麥球員基斯甸·艾歷臣心臟驟停。在難以想像的極短時間裡,形象顯豁的隊長卡積亞和隊醫飛奔施救;丹麥球員迅即遮擋艾歷臣以保護其隱私;看台上純化了性靈的芬蘭球迷先高叫基斯甸,丹麥球迷續高叫艾歷臣……此時此刻,視頻前的人熱淚盈眶;我相信,親歷此情此景的人更加熱淚盈眶。
在心潮起伏之時,我忽發異想,如果球迷在一邊呼喚着基斯甸 · 艾歷臣的名字,一邊唱起由美國人湯姆 · 懷特洛克作詞、意大利人喬吉奧 · 莫羅德爾作曲,四位韓國歌唱者、帶領一萬八千位演員,在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唱起的現已膾炙人口的歌曲《手拉手》的話,那將就是對丹麥、芬蘭球員,對在場所有球迷的“和平、團結、協作”的奧林匹克精神的一種彰顯和弘揚。
記得當年漢城奧組委委員長朴世直,如何定位《手拉手》這首主題歌嗎?他說那是“唱給世界上每一個人聽的”。不是嗎?你聽:“生存在這世界上/讓我們和睦相處/情感交融/永無窮/。”你聽:“手拉手向前/向前/理解和信賴/一起踏破隔在我們間的重重山/阿里郎。”其實,並非為了徒做大言的《手拉手》,所鼓動的就是“和平、團結、協作”的奧林匹克精神。“生命沒有尊卑,價值卻有輕重”。比賽勝負,當然重要,但其並非唯一的重要。艾歷臣脫離險境,比賽繼續,芬蘭隊波揚帕羅踢進一球卻拒絕祝賀。而在下一場比賽時,當比利時盧卡古踢進一球後,對着鏡頭所說的,就只是“艾歷臣,我愛你”。這就說明,球星雖從屬於不同國家的球隊,卻相互是“情感交融”的、“理解和信賴”的。
“國際奧林匹克日”六月已過去,但奧林匹克精神應該永遠不會消失!《手拉手》最後就是這樣唱着的:“手拉手/齊向前/踏破關山/衝破阻攔/手拉手向前”。
費拉拉

转载澳门日报:
2021 年8月9日 星期一

俊永

俊永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