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散记(九) 成长于温哥华

【编者按】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在温哥华生活的中国人当中,许多都是出生在万里之遥中国的移民,其中,就包括我们温哥华中中校友会的许多校友。每一个移民的背后,都有一段在陌生地方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的故事。或励志、或感人、或悲伤、或幸福,无论如何,每一个移民故事,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去珍惜,去回味,并为后来者提供更好的启发。有见及此,中中网开设这个【移民家园】专栏,希望我们的校友、我们的乡里以及我们的同胞,拿起笔来,记录下自己移民一路走来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温哥华中中校友会更有计划,在明年校友会30周年大庆之际,集合大家的文章以推出纪念特刊。字数不限,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图文/那时候我还是小徐

第九篇 成长于温哥华

第六篇讲到了宝贝们在温哥华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温哥华就是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牙牙学语后开始几年,他们还和我们一样讲着广东话。自从进入托儿所生活之后,他们便开始“鬼话”连篇了。不过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这里是英语的国度!虽然上小学时我们一直让他们上中文学校,但由于他们周围始终没有中文的坏境,而且我们本身也没有坚持家里一定要说中文,于是中文阵地很快便沦陷了。最后他们提出不再去上中文课,我们也只好作罢。反而到长大后,喜欢语言的女儿忽然有了兴趣学习中文。

当然,这也和我们一直放养的态度有关。我们觉得孩子们的成长,父母的角色是指引,而不是安排。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关心并和他们一起成长,不会强迫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我们没有安排什么远景规划——也许本身就是偷懒吧。当然,我们觉得孩子们的出生,赋予了我们父母的责任。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是在一个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从他们身上学习。而作为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十分重要。因为我们的每一举每一动,对他们来说,影响甚大。

孩子们小时候,我们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图书馆了。温哥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图书种类繁多、印刷精美,我们爱看书,于是也常带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每次都是一大堆书籍捧回家。后来渐渐发现,喜爱看书的女儿阅读量惊人,常常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看。记得有一次去做常规的视力检查,医生跟我们说最影响视力的不是看电视,而是看书,吓得我们赶紧叫女儿看少一些,幸好现在女儿的视力还不算大差。因为阅读量大,女儿的语言成绩一直很好。有一次,女儿的小学老师跟我们说女儿上课时走神。若在以前国内的教育方式来看,一定认为她开小差,要惩罚了。不过这位老师却是和女儿聊天,发现原来女儿上课没兴趣是因为已经懂了。于是老师推荐下,教育局对女儿进行了智力测试,并安排了她去参加一个特别教学班上课。在那里女儿可以很好地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我自己一直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来到了番邦异国谋生,这份兴趣不减,常在家舞文弄墨。不知是否因为如此,儿子也自小便对画画有着兴趣,也有着一些天分,至少我认为是比我厉害啦!上中文课的时候,我曾让他们也练习毛笔字,他们也曾在中文学校的毛笔字比赛拿了奖。只是后来中文没有继续上,毛笔字也就没有继续练了。不过儿子对画画的兴趣就继续着,刚开始我也只是让他自己自由发挥,偶然上一些暑期绘画班而已。过了12岁,方才让他每周去上绘画课。而他也是一直坚持着,在学校里的美术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包括童军和学校的宣传海报、传单、宣传画等,他都有参与其中。

我们很幸运地拥有两个乖巧的孩子,他们从来未曾让我们担心生气。虽然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但他们成绩也是一直很好。也不需要我们去辅导他们的功课,更多地是他们互相帮助。事实上我们想帮也帮不上,女儿上微积分课的时候曾经问我问题,可惜我的微积分早就还给了大学老师了,后来还是她自己解决问题。我们也没有按什么智库的什么学校排名专门选择什么特别好的学校,觉得只要学校的社会环境不要不好就行了。他们就读的小学很普通,转校也是因为女儿需要上特别班的缘故。就读的公立高中在大温地区算是中等吧,报读前曾去学校看学生下课,观察两天后觉得学生都挺单纯的就选定了。重要的是离家近,走几分钟上课,他们和我们都感觉轻松,嘿嘿。上中学的同时,我们也让他们报名去参加了童军。童军由加拿大军队直接管辖,每周一个晚上利用社区学校进行一些军事方面的训练。这在崇尚自由的西方社会里,可以对小朋友们进行纪律方面的培养。平时他们要进行队操、射击、野外生存等方面的训练,周末有时去露营、野外训练,有时参加义工或纪念活动。开始他们也是不大愿意,毕竟训练是枯燥和辛苦的,不过后来他们都能坚持下来。特别是后期,因为童军里缺乏资历深的教官(他们在童军几年,由小兵升长官了)时,他们又坚持多了几个月才退役。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份责任感。

这里的小学上课十分轻松,小班上课,一般20人左右,曾经因为有些学校班级人数增太多而引发教师联盟和教育局的口水战:教育局想省钱增加人数,教师联盟则要求增加聘请教师人数以保持每班人数不变。上了高中,就有些像我们的大学,每个学期选课去不同的课室学习。自然而然地,功课是越来越多了。到了高中的后两年,感觉他们明显比以前忙碌和晚睡了。以前小时候的长周末,我们常常是一家人到处去,看游行、参加活动、健行或旅行。后来他们慢慢长大,一来功课忙了,二来和同学朋友的聚会活动多了,自然也少了一起活动了。不过一家人去看看电影、吃吃饭还是经常有的。原来我们旅行喜欢去大自然欣赏风景,后来也配合长大的孩子们去有名的城市看地标和博物馆。

到了高中最后一年,开始准备考大学了。这里考大学不像国内集中于几天的冲刺,而是结合了高中后两年的综合成绩,包括平时学习、期末考、省考的成绩,以及平时参与的学校和社会活动(包括义工、俱乐部和外展项目等)的评价,以及老师学校的推荐等等。所以严格来说,是报读大学而不是考。学校先是召集了家长会,向家长学生详细介绍了准备的流程,就此展开了报读大学的序幕。然后学生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和实力,报读不同的学校,可以重点出击,也可广为撒网(反正损失的只是报名费和时间而已)。我们的小朋友们对特朗普好像特别有意见,所以说不会报读美国的学校。儿子目标十分明确,虽然我们建议了譬如建筑、设计之类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但他一心一意想做艺术家,报读了本地的几个大学的视觉艺术专业。有梦想总是好的,我也有这样的梦。虽然艺术的道路会是崎岖的,但儿子有机会实现梦想,我们当然要支持了!儿子一早选定,反而女儿一直在犹犹豫豫,方向未定。其实我们很多朋友的孩子们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甚至上了大学一二年级还在漂浮不定的。她对商业和金融兴趣不大,对工程和科学有兴趣但没把握。我们给她分析和建议就是,选定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以前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们,学习知识,不一定会给你带来财富,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乐趣。她的特长和兴趣在于语言,最后她决定去读文科和法语,于是报读了本地和东部的几间大学的文科。选好学校,着手的便是报读的手续,现在都很方便,提交各种资料包括成绩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有些学校简单些,在线填表就是。有些复杂些,需要写些文字介绍之类的。儿子报读视觉艺术,则需要画一批作品,编辑成一个作品集提交,这花了他不少时间。报读了学校,剩下的时间便是等待,这个时间根据各学校回复的时间有所不同。陆陆续续的,孩子们的好消息接踵而至。这段时间,对于孩子们和我们都是难忘的。拿到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先是电邮,然后是平邮),又是一番挣扎——选读那个学校。还是儿子目标明确,就选定了本地的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艾米丽·卡尔艺术设计大学,这是加拿大有名的艺术大学,以BC省最有名的画家Emily Carr艾米丽·卡尔命名。女儿思量再三,终于还是选定了McGill University麦吉尔大学。这是加拿大文科最好的大学,而且位于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蒙特利尔是巴黎之外最大的法语城市,也是文化设计之都。虽然开始有些害怕那里寒冷的冬天,不过想要学习法语和文化的话,那里是最好的选择。

不知不觉间,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作为父母,我们有所付出,但也有许多的收获。我们常和孩子们说,因为他们,我们成为了父母;因为他们,我们享受了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因为他们,我们一起成长。

孩子们,谢谢你们!

London20170826 (31)_副本

Paris20170824 (188)_副本

P1090910_副本

小徐一家长大了!

俊永

俊永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