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亲子团内陆历史寻根之旅

加拿大都市网
■内陆寻根团成员用手电筒,照射一个CPR已废弃火车山洞。王露摄

王唯心(左)希望女兒金泳琳(中),通過深入卑詩內陸先僑探尋之旅,可加深瞭解早年華人改善生活付出的艱辛。
考察團範圍

(原题)华裔亲子团亲历原住民生活探华侨辛酸史

(来源: 加拿大都市报) 有华裔家长计划亲带子女随团深入加国内陆,了解先侨当年漂洋过海在加国开闯新生活的艰辛,又会让下一代跟原住民学射箭,体验返璞归真生活。由加国与原住民真相及和解联会(简称加和会)举办的卑诗历史寻根之旅,8月10日至11日举行,本报记者随团采访,一起体验先侨百年前艰苦谋生情况。

记者王露

与一般观光不同,该团50人一连两天访问CPR废弃铁路山洞、先侨淘金地,以及海鸟岛(Seabird Island)、方丹(Fountain)、利顿(Lytton)、利鲁厄特及柯里山(Mount Currie)、布里奇河(Bridge River)等原住民保留区。团员更送上400磅食物关怀内陆原住民,并拉二胡交流,讲述华人与本地人相濡以沫的历史。
访问团首站去到贺普(Hope)附近,团友在加和会创办人朱伟光带领下,以园艺大剪刀剪开沿途荆棘,拿手电筒踏碎石路,深入埋没荒草丛堆背后不起眼山洞处,探寻华工荜路蓝缕,修建CPR所开凿火车山洞遗址。
朱伟光说,该山洞是1881至1885年修建CPR时,华工原欲挖洞修铁路,后因工程过于艰难而放弃。石洞墙上仍留有拉揽痕、入墙铁圈及炸药洞等,可见工程艰险。华工当年必须徒手拉出山石,终因无法成功开凿而放弃。
香港移民王唯心首次参加访问团,她在1970年代由香港移民加国,坦言虽已移民多年,仍较少听人提及先侨为建设加国付出的艰辛。她的女儿金泳琳在加国出生,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寻根旅程,了解华工奋斗史。王又说,华人经历过人头税及《排华法》等歧视性政策,这些资料未获系统地记入教科书;如能让更多移民了解加国华人史,有助令本国华裔加强归属感。
学习书本以外知识
团员金泳琳指今次参团亲睹先侨冒生命危险修筑铁路的遗,「看到此情此景感到十分心痛,对此行亲身经历及感受,更留下深刻印象」。她说读书时较少读到华工历史,也借这次行程看到CPR铁路等遗址,学到很多,称远胜书中的简单记述。
已是第二次参团的孙仲仪,带儿子陈达康、陈奕康等家人同行,希望让在加国长大的孩子,感受华工及原住民的历史。陈达康表示,他对原住民生活很好奇,认为他们更贴近大自然,也想了解早期华人与原住民如何相处。

加拿大都市网
■约百年前,华人在卑诗内陆淘金。资料图片

乘橡皮艇漂流 听淘金故事

乘橡皮艇漂流听淘金故事华裔历史系教授余全毅将带9岁女儿、8岁儿子,以及其他团员共14人,于本周二至四(20至22日)展开「松竹菲沙河木筏探险之旅」(Cedar-Bamboo Fraser River Rafting Expedition)。他与团员乘橡皮艇沿菲沙河漂流而下,探寻中国滩(China Bar)等 ​​遗址附近的华裔先侨淘金故事。
该探险之旅是由新寻金之路会(New Pathways to Gold Society),与卑诗加华历史协会联合举办,已有14人报名参加,行程由利鲁厄特至耶鲁(Yale)。在卑诗大学任教的余全毅希望通过此行,让团员感受华裔先侨与菲沙河原住民的历史与关系。
余全毅表示,卑诗幼稚园至12班教材虽有记载淘金史,却未对华裔先侨淘金有所提及,他带同一对子女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当年华侨的淘金辛酸。
团员中还有对先侨与原住民农业关系感兴趣的研究生,及会说普通话、粤语的大学生等。他们将在行程中,介绍及分享路上见闻,并参与将经历制作成中、英双语短片。余全毅预计,短片将在今年10月或11月,上载视频网站YouTube。
余全毅期望利用新媒体工具,引起华裔年轻人兴趣。有兴趣参与人士,可浏览加华历史协会网站了解详情,网站链接为http://www.cchsbc.ca/chinesegarden.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