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林再圆

/ Amy Lin

    很多人都有写过自己的爸爸,甚至出书。但是我的文笔一向一般,本来不想献丑。直到今天听到以家人的身份介绍画家父亲的提议,才决定尽一点绵力,以女儿的角度写岭南画家,林介如的入室弟子林再圆的一些事情。

    我的爸爸出生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大冲镇安堂村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爷爷林万松只是一介村夫,但重视教育的华人传统深入骨髓。一天,他看到爸爸画的画(爸爸的小学老师曾说爸爸“为什么你的课本全画满了画?”)就对他说:“明天我带你去林介如先生那里拜他为师。”

    1963年春夏之交,还是小孩子的爸爸带着自己儿童画作就跟着爷爷去了林介如先生的家里。林介如先生是高剑父与高奇峰兄弟的学生(高氏兄弟均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爷爷的世交。

    爷爷吩咐爸爸敬茶给介公,作为拜师礼节。介公也是安堂村人氏,见爸爸老实听话,带来画作甚多,深感其诚,便收他为徒。日子久了,两人的师徒感情之深,已经像真正父子一样了。介公离世后,爸爸曾梦见这位授业恩师,也为他出过《林介如画集》以作一点回报。

    在童年及青少年时代,爸爸每天都至少画一幅画给介公点评修改。他常常称赞介公是勤画之人同时又极有天分,更难得的是品格像菊花一样淡泊高雅,羊脂白玉一般纯洁温润,从不争名利。而且谦厚宽容,从不恶评其他同行,是真正的古典君子。爸爸除了从他身上学画,还竭力在修养上效法他:要像竹子一样直而有节,空心而谦虚。

    1972年,已经有一定绘画基础的爸爸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有幸在国画系得到陈金章,黎雄才,关山月等大师的指导。我问过爸爸为什么要选国画系,他说中国人始终还是要选择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

    我又问他,很多人都担心艺术出身,就业的门路不广宽。但他说,艺术是包含很多底蕴的。例如学国画要懂中国的历史,诗词,书法,古汉语,金石篆刻。要知道中国历代的不同绘画特色,就通过古董花瓶上画来断定年代。就也是为什么爸爸可以在毕业后成了中山博物馆的馆长,可以品评古代文物。

    也因为知道中国历史,爸爸知道文物的背景故事,从而在准确的地方挖出文物,为中山的文物贡献一分力。

    他又说会了绘画,一切与设计有关的事情就可以触类旁通了。例如他可以直接设计服装钮扣,为别人画建筑物图。他提及在俄国,负责城市设计的就是一群画家。

    简而言之,艺术几乎可以渗透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可是对一个画家来说,绘画是人生中的重要大事,所以做文物工作,又或者是从商都不合他的心意,因为占用时间太多,不能专心于绘画。

    爸爸决定移民加拿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看到加拿大的景色资料很美,他坦言对移民官说出这个原因,这位移民官十分欢喜。来到加拿大西岸后,他见到北面的山,觉得以后能看着那些散发冰蓝色泽的优雅山脉,也是一件赏心乐事。

    定居了在加拿大后,他用GPS与车子,带着食物饮水,一家一起出动四处游玩加拿大的山水。他以笔为枪,纸为网,猎了不少北美的风光。他的计划通常是天气好的时候去到处速写。天气冷,下雪时就呆在家中一心作画。就像蚂蚁一样,暖和时去觅食收藏,冬季隐居慢慢消化食物。

    还在中国大陆时,他常常与同行以画会友,一群文人雅士互相交流心得,谈天说地。他希望在加拿大能重享这种久违的快乐,渐渐地在加拿大办画展的想法慢慢形成。他认为画家的生涯里一定要有个人画展,就如华山论剑一样互相指点切磋。通过这样,就不会故步自封,又可以容纳吸收了别人的优点。

    为了准备画展,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来创作一批画,又把它们交给美术学院教授陈金章来评论,再运回加拿大。在这次画展中,一共有26幅画,均为四尺宣与六尺宣。

   作品全部是以中国传统国画的形式来描绘加拿大的风景。因为受限于场地的狭小,以及镜框的尺寸,此次展出的其实可是一小部分作品,其实画家本人极想分享更多的作品,希望在下次的另一个画展里实现愿望,也能听到更多珍贵意见。

祝福画展成功

林再圆在温哥华开办画展,接受友人祝福。

   66日下午的三点钟左右,参加的宾客与送来的花篮,以及来鼎力支持帮助的朋友都比想象的多。竟有百余人来到现场,更有不少人专程从美国的大学赶来要见爸爸,其中有各种肤色,真是出乎意料,受宠若惊。

   这全靠一群热心的同乡,隆镇同乡会,中山同乡会,中中校友会的会长会员大力宣传画展消息;尤其是中中校友会把他的画展通知放上网,又带他们所认识的人去参加画展。

   爸爸妈妈读英语班的同学也尽他们所能来帮忙打理现场。爸爸往日在美术学院的老师同学也到场帮忙主持,引人注意的是前美术学院院长郭绍纲教授和他的旧同学著名画家曾向明的重点发言。

作者在父亲画展中帮忙

作者在父亲的画展中帮忙

   如果没有了那么多人的支持,画展不会那么顺利地进行的。在此,我们对他们表达深深的,衷心的感激。

   有人问我,有一个才子父亲是不是很引以为荣。其实我为他感到自豪的地方不是他的绘画才气,而是他那种像介公那样的淡泊。

   有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像陶渊明般的隐者,隐居了在加拿大,随心所欲地游山玩水,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喜爱的闲云野鹤生活。

 图/ 迎夏

12个评论在“我的爸爸林再圆

  • 2009-06-12 at 23:49
    Permalink

    我的邮箱是:lin.jichuan@163.com 你把相片发到这个邮箱就可以了。
    今天我已同你爸爸通过电话 谢谢!

    Reply
  • 2009-06-12 at 22:53
    Permalink

    好的,但我如何传给你呢?

    Reply
  • 2009-06-11 at 11:40
    Permalink

    AMY:可否把你父之作品拍照后电子邮件给我,如果可以,我给你邮箱号码!
    谢谢

    Reply
  • 2009-06-10 at 20:58
    Permalink

    在此衷心祝贺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Reply
  • 2009-06-09 at 08:19
    Permalink

    今天很荣幸在贵网里看到林先生画展的信息,代我以及我家人向你父母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您家父画展圆满成功!我家人看到此次画展感到非常高兴,并深表恭贺!画得真的很棒!

    Reply
  • 2009-06-08 at 14:50
    Permalink

    雅京叔叔,谢谢你,也请代我们全家向介公后人问候。介公与爸爸的师徒之情从未因为介公的离开而停止过,而且爸爸说画展完后要赠送林介如的画集让温哥华图书馆收藏,让其他人知道恩师的才能。

    Reply
  • 2009-06-08 at 09:47
    Permalink

    AMy:我是林介如晚年最后一个学生林雅京,代我向你家父表示衷心的祝贺!
    你父于加国的画展,我己告知林介如先生后人,他们亦非常高兴,并表恭贺!
    林雅京上

    Reply
  • 2009-06-07 at 23:26
    Permalink

    你父亲我是初次见面,是从此次的画展中,他的身上真的是有种淡泊的气质.作为一个艺术家能做到此,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衷心希望他的艺术会更上一层楼.为我们中国人争光.

    Reply
  • 2009-06-07 at 13:23
    Permalink

    介公帮Amy你取的英文名字?如果是,介公就厉害了,学贯中西呀。若不是,那么敢问你的中文名字?

    Reply
  • 2009-06-07 at 12:41
    Permalink

    介公在我极小的时候去世,关于他的一切印象都来自爸爸的回忆。对于这位长辈,我是又熟悉又陌生的。但是听到爸爸说我的名字由他来取,就有一种奇怪的亲切感。
    相信他如果有感知,会很高兴的。

    Reply

老徐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