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传四海 一“桥”通世界

岐江河今日的美景让人心醉,而三十年前,当一本以岐江河作为封面的《中山侨刊》送到海外乡亲的手中时,那一份隐藏多时的乡情由此释放。熟悉而陌生的画面,亲切且温暖的乡音,开始唤起海外游子对家乡的关注。一晃30 年过去,这本刊物已经成为了维系家乡与80 多万旅外中山乡亲的一封”集体家书”,更见证了中山改革开放30多年的岁月变迁。

宋庆龄抱病题写刊名

改革开放之初,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旅外乡亲怀着盼望祖国早日富强的热切愿望,以巨大的热情,通过投资、引资、捐资等各种渠道投身到支持家乡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去。与此同时,不少人心存顾虑,因此十分渴望获知家乡的新建设和新情况。在一批乡贤的积极倡议下,统侨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于1980年底着手筹办《中山侨刊》。

副市长韩泽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1981年初,侨务工作者赴京邀请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创办中的《中山侨刊》题写刊名,她爽快地应允,并抱病题字,这让海内外乡亲深受鼓舞。直到今天,在全省乃至全国的200多种侨刊乡讯中,《中山侨刊》也是唯一一份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题字的民间刊物。但遗憾的是,在题字后的两个月,宋庆龄就逝世,未能看到《中山侨刊》的创刊号。

据悉,当时统侨部门与海外乡亲的联络并不多,只能将刊物打包发给认识的乡亲,再由他们转送给当地的中山乡亲。不过,侨务部门很快就收到很多乡亲的来信,他们向侨务部门提供地址,希望能看到刊物。

一度经费不足难以为继

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山侨刊,羽翼渐丰,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然而,这本刊物曾一度陷入经费不足、难以为继的窘境。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不少乡亲要求增加份数、加密期数,但那时候一年出两期都困难,人力财力都不足,”原市侨办主任萧养根当时刚上任不久,就碰到了棘手问题。当时,有海外和港澳乡亲倡议成立侨刊基金。但萧养根心里嘀咕:“乡亲的钱都是捐给公益事业的,用来办刊物合适吗?”事情拖延了一两年,才真正提上议事日程。萧养根第一个找到了澳门乡亲卢伟硕,听说来意,卢伟硕爽快地说:“好啊,要多少钱?30万元够吗?”萧养根欢喜之余回答道:“20万可以了。”

有了第一笔捐款,萧养根才有了些底气,继续给其他热心乡亲打电话。侨刊基金最后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从此解决了侨刊的生存问题。

打开一扇对外的窗口

《中山侨刊》因侨而生、因侨而存、因侨而兴。经过30年的精耕细作,实现了从不定期出版到定期出版,从季刊到双月刊,从纯中文版面到中英对译版面,从传统纸质杂志到网络电子杂志的发展,现已发行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期发行7000册。中山的各种信息也随之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世界了解中山,中山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市外事侨务局局长冯金怡表示,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乡亲收到书的心情还是不一样,“这种形式的联络,只会加强,不会减弱。”下一步,外侨局会考虑加大英文信息量,甚至增加西班牙文、日文等,以扩大读者群,尤其是吸引更多新生代华裔的关注。(黄婉媛、邓洁恒)

来源:中山日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