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重逢:学友分享移民心路

中中网专稿/杨迎夏

卅年重逢

海外华人社团的纽带角色

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移民,在移民地生活打拼多年、生活工作家庭渐走上轨道之后,心底里的那份带有隆厚中华文化色彩的念旧情怀就会涌现,许许多多的同学在十几或几十年之后,透过各种场合、社团、聚会重逢,再分享旧日同窗之谊,讲述毕业后各自生活去向和移民的心路和历程,在此重逢重识中找寻到文化的归宿。

同乡会或校友会是让老乡和老同学社交的媒介,在移民之初很多人就有所闻。2008年前,虽我已移居加拿大8年,但对于加入社团同乡会还没甚感兴趣,因为其一觉得这些社团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参加的,二来主要是工作事业还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及后在本行建筑专业工作做稳定后,心情才放松一点及休息时间比前宽裕一些,就希望能有一点社交活动。初时参加一些义工活动,为一些政界人物助选,但认识的人彼此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也就没有再进一步的深交。2008年7月的一个世界同乡恳亲会在温哥华举行,本是一个结识同背景人士的好时机,但在犹豫不决和没有社团关系的情况下,错过了那个机会。

但社团形式的交流活动,是加国移民的百载不变的传统文化,错过一次还有下次。在2008年一个夏末的社团郊游活动中,因为一位老同学早先已参与其中的关系,我也成为了这个社团(校友会)的成员,此后几年并成为其中的骨干,从中感受到社团交往活动所带来的充实精神生活和扩大交友圈子的好处。于是,我也开始了呼朋唤友加入社团的角色,并透过这些过程,竟也寻找到10几年甚至30多年末谋面的同学。旧同学重聚在一起的时刻,恍如隔世,但感觉无比亲切。

32年后同班同学加国重逢

Jessica 萧小姐就是我在温哥华最近才找到的一位高中同班同学,加上她,在温哥华我的同班同学达到7位之多。我们这些出生于60年代的人成长于70和80年代,又在不同时期走出国门,成为了加国的新移民。Jessica 在1979年高二上学期时,移民到了澳门,及后在1987年来到了温哥华,在离校32年之后,与我这个中山一中的同班同学在一个校友会所不期而遇。这个星期天,趁维多利亚长周末,她就与我们早已在一起的一班老同学们在菲沙街一华人餐馆相见。因为长久的分别,她与她的同学们已经几乎认不出了,要借助旧座位表和毕业照片、同学合影来寻回记忆,但亲切的乡音中山石岐话,和同窗往事的忆述,一下子把彼此的距离拉近。

来自中山,Jessica 的移民故事

“我离校后的故事很简单,我与哥哥因亲戚的关系去了澳门。我在澳门做时装生意,移民加拿大前我在澳门有3家店面。在澳门的生活很开心啊!”Jessica 给她的旧同学们讲述道,“直到1987年,我通过亲友的关系认识了丈夫,嫁到温哥华。虽然我的丈夫各方面的条件是不错的,但对我来说,到了一个异国他乡,文化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很长时间感觉郁郁不欢。我有时会想,如果不移民我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Jessica 接着说:“生孩子、家务、打工,总是忙,没有一刻的放松。语言、文化的差异,使我找不到归属感,就象丈夫有时带我参加他公司的聚会,因为都是西人为主的关系,我坐在那里有的只是很陌生的感觉。这样忙忙碌碌就过了20多年,我有一对子女,孩子一个20岁读大学,一个16岁读11年级。”

“孩子都长大了,可以放松一点,参加一下社团的活动好了。”有旧同学给她建议。

“我一直都没有心思在这方面,一是总是很忙,二来觉得那是长者们参与的事。现在看来也要慢慢作些改变。上二个星期,就在我去校友会会所见到你们的前2天,我出了交通意外。我在夜晚下班回家的路上,车子被撞到转了一圈!当时的一刻,我非常庆幸自己被撞后还清醒,但过后就觉得某些身体部位疼,要看医生,心理上好生后怕。”她说,“每次我送妈去会所,我都没进去的。但那天是撞车后两天,我想我要放松一点,不要那么赶时间,就第一次上会所去了一下。妈以前也有说现在社团有很多后生,但我绝对想不到在加拿大这个地方我有这么多同班同学在!以前我也有联络小学初中的同学,她们在美国。我的‘土生’的女儿也曾经很奇怪,我为什么还与她们保持这么久的关系?她不知道那种关系里有我的情感归属的因素。一个人20多岁前的经历和文化的络印,无论到了哪里,一生都在发挥影响,改变不了。你们看,我们现在一起说‘石岐话’多亲切啊!”

“也请讲讲你们的事。你们都是什么时候移民加拿大的?谁最早?” Jessica问。

讲述移民历程的异同

“我最早,1979年随父母亲移民来了温哥华。”Brian 郑同学说,“我离开中国时15岁半,提早与同学们照了‘毕业像’就来了。初来时我还可以读中学,后在卑诗大学读工程学,现在做工程师。我很理解你的感觉,80年代比较少华人,文化的隔膜使很多刚来的人不习惯,要经历很久才会适应。象Fred 90代末来时就好一点。”

“是啊!我是随97移民潮在1997年来到加拿大的。那时已经有很多香港人来了,把华人的各样文化带来了,感觉温哥华开始比较中国化了。”Fred何同学说,“我是企业移民,最初的移民目的是拿身份。我作‘太空人’ 多年,在2002年时我们曾打算回流香港,孩子入学的学校等手续都办好了,但一场‘沙士’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决定,家庭还是留了下来。而我自己一直是飞来飞去,直到早几年才决定回加拿大,现在是在温哥华发展和承建一些房屋为业,因是与中国的新移民打交道比较多,要迎合他们的习惯,工作时间是24 hours 7 days,一些客户晚上11点也会打电话问事情。生活上也是回归了家庭,这几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是前20多年的总和。现在也参加校友会的活动,其中还与杨同学他们一起参加合唱队的聚集。”

“我虽是技术移民,但移民前在中国也是做工程生意了。”Leon 杨同学接着自我介绍道,“2000初到了加拿大后从零开始,学语言及读证书,现在作回本行‘则师’(建筑设计)的工作,日后也想在本行多方面发展。现在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及能在周末休息,业余就做做社团的工作,主编社团的网站。与我同期来的还有刘同学,他在加拿大探索了好些年后,现在是面厂的东主。”杨同学把话题转给了Jim 刘同学。

“我和何同学一样是企业移民,需要做一项生意来解除条件。所以我和一位拍档承了一间面厂来做。”Jim 刘同学说,“生意还可以,除了华人,现在西人的超市也有定单。这里做生意不象中国,因为人口少市场小,生意规模做不起来,但‘三餐’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加拿大做老板比伙计还忙,我们一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加上孩子还小,只是偶然参加一下社团活动,不过感觉社团是一能认识许多同学老乡的好平台。”

这几个同班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把过去30年的前尘往事,用最简洁的概括各自叙述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但相近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远离祖家的地方,在这个远离学生时代的时间,一班曾一起渡过青葱岁月的同学们,能再次相会一起,他们都为这样难得的命运安排而感到幸运。

加国故事:我和中中有个约会(四)

同学相簿:

卅年后同学重逢:引出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

卅年后同学重逢:引出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左三Jessica 与一些同班同学会面,她的父母亲与她的同学们同为中山各中学校友会的成员。

dsc03346

80、90年代的同学老照片,由早期移民来加的郑同学珍藏20年。图中的通讯录由笔者2011年回乡时由同学赠送,内里记录遍布海内外的同学的资讯。

卅年后同学重逢:引出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

80、90年代的同学老照片:郑同学从加拿大回来,中学同学聚会。

dsc03354

中山一中的同学2000年初在北美重逢,在加拿大的同学去探美国同学,摄于美国洛杉矶。


一个评论在“卅年重逢:学友分享移民心路

  • 2011-05-25 at 16:26
    Permalink

    今天找到了振浩和宝琦。

    Reply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