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唐人街头看变迁

(图)维多利亚唐人街牌楼。     特派记者文智诚摄

(中山日报 2011年3月29日)卑诗省首府维多利亚(Victoria,也译“域多利”)是采访组寻访的最后一站。从温哥华乘船,1个半小时便可抵达这座安静古老的小岛。刚刚在加拿大亚马逊网站进行的一项加拿大移民评比中,维多利亚荣获“加拿大最浪漫都市”称号。
然而,维多利亚今天的风光旖旎和浪漫情调,却远非153年前的华侨所能品味欣赏。1858年,加拿大还是英国殖民地,卑诗省北部发现“黄金”热潮,美国加州的华侨闻讯,纷纷北上加拿大,追寻“黄金”美梦,这批华侨就是到达加拿大最早的开路先锋。
“早期靠船只来往于岛屿与内陆之间,来者首站必达维多利亚,后来形成全加拿大最早的华埠——唐人街。”经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梁梳根 “牵线”,被称为“唐人街之父”的维多利亚大学荣休教授黎全恩博士为采访团当起了现场顾问。
站在FISGARD 路口,唐人街前的“同治门”牌楼巍峨气派,路的两旁有20多家华侨华人社团,其中不乏维多利亚中华会馆、加拿大洪门达权总社、中山福善总堂、铁城崇义会域多利支会等已经上百岁或接近百岁的传统侨团。黎全恩称,维多利亚的唐人街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末,以单身华工为主要服务对象,排华前多为其采购、度周末提供服务。排华运动出现后,大批华工涌入唐人街,成为华裔移民的避难之所。
“你们今天见到的唐人街已经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造过的,而我1968年移民到维多利亚时,唐人街已经破烂得不成样了。”原本教授地理课程的黎全恩到维多利亚大学后,一本中文教材都没有。原以为自己两年后就要离开,岂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唐人街结缘,并且一呆就是40多年了。当时学校要求老师编写自己熟悉的地方的地理教材,因为黎全恩来自中国,“你就写唐人街吧!”一个任务成就了黎全恩一生的事业。他在调查中发现这里的唐人街依然保存着十九世纪的风貌,于是向政府提出保护建议并得到采纳。
记者发现,不少老侨团因年月久远,许多史料失传,如今,研究唐人街和华侨华人历史的黎全恩成了各大侨团的重要顾问,大家碰到历史问题都爱向他求证。1911年维多利亚洪门致公堂首开押产助饷之风,成为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大手笔。可由于房屋已拆,当年抵押的会所具体地址出现了两种说法:加拿大洪门达权总社的职员听以前的 “叔父”(洪门资格老者称叔父)说,抵押物业在菲斯格西向大戏院旁;而黎全恩通过一张地契为据,认为应在菲斯格东向FISGARD 625和FIATJUSTITIA 两栋建筑物之间。加拿大洪门达权总社社长陈德光高兴而言:“没想到采访团的到来,反倒激活了我们对历史的追寻,我们将向政府申请确认地契,一有确切结果立即反馈给你们!”
维多利亚曾是全加拿大华人聚居最多的城市,1881年太平洋铁路修筑竣工后才出现温哥华市,因为交通格局的变更,城市的中心也在变迁,温哥华、多伦多、满地可等埠的华人人口相继超过维多利亚。不少华埠的唐人街走向式微衰落。天刚入晚,华埠街面已打烊沉寂。白天人气也不旺,游客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风景点而已。例如檀香山具有百年历史的唐人街现已被推土机推平,变为一个文化中心;芝加哥老唐人街被迁到新址。
其实这正是对华埠的真实定位,因为如今海外地区可以说处处都是华埠。华裔已获得常态性发展机会,相对平等,无论语言、学历还是能力,都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不再需要那种地域性血缘性很强的封闭空间。随着华人社会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结构发生更大变化,经济地位上升,都会促使更多华人离开唐人街,而不是逆向往唐人街重新聚拢。从这一点来说,唐人街的式微有其正面意义。但唐人街作为华社主要活动场所也会长期存在,唐人街的某些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有效,仍是华人保持其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据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唐人街也不例外。”黎全恩认为,一方面要努力维护华埠历史区楼宇所拥有的传统特色及独特风格,另一方面也要做到有理有礼有节。

fullscreen-capture-29032011-90751-pm

fullscreen-capture-29032011-85558-pm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