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人界掀追忆辛亥热潮

采访组受到当地华文华语媒体热切关注,专家学者侨领乡亲纷纷捐赠珍贵史料

美加采访组领队、中山日报副总编辑郑万里接受当地华媒采访。

(据中山日报报道)寻访百年辛亥风云,打捞历史记忆,弘扬伟人精神,探寻华侨心路。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美加采访组采访活动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

3月的美洲大陆,莺飞草长,春意浓浓。自美加采访组踏上这片土地,就被华侨华人的热情包围着,所到之处都有专家学者侨领乡亲为我们提供采访线索甚至珍贵资料,多家华文华语媒体追随采访,身临其境,恍如感受到100年前华侨华人铁血共和的情景。

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反对清朝专制腐败,矢志革命,46岁前曾七次访美,其中六次到过檀香山,四次来到美国本土,三度横贯美国东西,历时九年半,占其人生中的六分之一时光。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经过不断的逃亡和不懈的宣传发动,孙中山先生在美国燃起革命火种,终获华侨华人倾囊相助,赤胆相随,促成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亚洲首个民主共和国。尽管孙中山先生逝世已经86年,但其精神思想跨越了“人存政存,人亡政息”的历史常规,不仅没有随着岁月的消逝熄灭,反而日益引起海内外的重视和研讨。

100年后,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山市外事侨务局联合策划 “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大型海外采访活动,寻访百年辛亥风云,打捞历史记忆,弘扬伟人精神,探寻华侨心路。一连16天,美加采访组沿着孙中山当年从西往东横贯美国两岸的革命足迹,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檀香山、旧金山、华盛顿、费城、纽约等地,每到一地,身负历史使命的采访活动立即引起当地强烈反响,《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电视台、欧浪网、侨网等多家华文媒体对采访活动进行报道,采访组俨然成了当地华埠的“明星”。俄亥俄州的《伊利华报》主编浦英女士还从费城一路跟随采访组到达纽约采访,将在该报刊发专题报道,并欣然应允为本报提供其专访袁世凯孙子的一手素材。

更令人感动的是,采访组在美国采访期间,当地各大侨团热情服务,带领采访组探访孙中山革命旧址,不少旅美中山乡亲主动带来精心收集的相关资料,接受专访的专家学者倾力相助,纷纷向采访组提供线索和赠送宝贵史料书籍。在夏威夷,夏威夷孙中山基金会董事陈燕女士不仅义务为采访组进行重要专访的翻译,还为采访组找来了极为重要的著作《孙中山在夏威夷》的中文版;夏威夷国家银行董事会董事长陆关祺先生热心相助,将刚刚收集到的陆灿(陆皓东侄子,陆关祺外公)著作《我所了解的孙逸仙》复印给采访组。在旧金山,97岁高龄的著名侨史专家刘伟森不仅为记者解疑释惑,还向采访组赠送了由其编著的《中国国民党历程与美国党务百年发展史》以及《侨情与国事》等宝贵书籍;旅美华侨招思虹8年来执著搜集孙中山史料,热心的她将自己奔赴丹佛收集到的相关实证材料奉献给采访组;旅居旧金山的画家黎志滔乡亲则带来了一百年前的《少年中国晨报》合订本供采访组翻拍;沙加缅度中山纪念馆则向采访组赠送《<少年中国晨报>50周年特刊》,乐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国堡将其文化艺术中心销售的 《从金山到千禧的风与雨(1849-2001)》等书籍无偿赠送。在华盛顿,旅居华盛顿的台山华侨黄沃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为下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表哥,他为记者带来了不少当年报道孙中山在美国革命活动的剪报,并慷慨地向采访组赠送了一枚1942年经丹佛市发行的印有林肯、孙中山头像的四方联首日封。在纽约,94岁的纽约华埠文化中心主任黄玉振,无私地将其收藏的 《华侨革命概史》、《国父七访美檀考述》等一批书籍送给采访组。

无疑,孙中山当年在美国九年半的岁月,对其成就辛亥革命具有重要影响。他曾指出:“吾人首创革命,推翻专制与腐败政府之时,吾人实以美国为模范。”又表示:“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韩信夫认为,孙中山在美国所进行的社会考察和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到一点,就是学习美国,走美国革命之路。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出版了《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小册子,就是一篇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而撰成的英文对外宣言。

16天的美国之行,孙中山当年革命的历程渐渐明晰,碎片般的历史记忆开始复原接驳,我们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矢志革命艰苦卓绝的创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华侨华人和辛亥期间知识分子自始至终秉持振兴中华理念,不计得失甘于牺牲,追求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现代国家的情怀有了更切实的感知。

3月26日起,采访组将赴加拿大,进行最后一程的采访。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