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逆境中求生存(杂谈一)

文 / 黎志滔(美國)

    由於全球經濟低迷,美國也受到重創,社會治安問題、失業問題、房地產問題越來越嚴峻,引起了一連串骨牌效應,如果經濟再繼續惡化下去,2009年的日子會更難過,更多企業會引起新一輪大栽員,更多公司會倒閉,華人生活更為艱辛,特別是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更是首當其沖,大家都要做好思想准備過苦日子。

    在逆境中,有些人挺過來,有些人遇到一生中重大挫折。20081114日下午,聖他克拉市47歲的華裔工程師吳敬華因被炒而失業,再加上在公司受了一點窩囊氣,涉嫌一怒之下槍殺了公司3名高層人員,轟動了整個灣區,鬧至滿城風雨。

    採取這樣極端手段不但沒有解問題,還毀掉了四個家庭的幸福,這真是害人害己,自己也要在付出沉重代價。當然,殺人肯定有其很深一層的原因,但我認為,為一時的得失而喪失理性肯定是得不償失,也是應該譴責的暴力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逆境中怎樣為自己定位,怎樣思考問題、面對問題是最關鍵。說實話,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壓力下,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下降,每個人都有思想負擔,但不要太著急,我們要對世界上的榮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茫茫人海中一時得失算得了什麼?人生就是有高有低,故真正的智者,也就能夠看得破、放得下,不執著、不強求。榮華富貴固然人人都覺得好,也不可能人人都有份,平平安安似乎是人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世界上幾乎什麼都有,但沒有一個人每時每刻都能得到。

    人與人比較起來永遠是沒有公平的,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幸福無比,有的人一輩子在奔波勞碌也難以溫飽,心靈就有巨大的落差,極不平衡。但很難要求這個世界怎樣對待自己,唯有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平靜的對待這個世界,故中國人才有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人生觀,也才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評判標準。如果動輒以殺人和自殺來解決,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讓小事變成大事,讓家庭矛盾變成社會矛盾,讓經濟問題變成戰爭問題。

    逆境可以用來磨煉自己的意志,磨煉自己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毅力。回顧歷史,凡是有成就的偉人,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從逆境中走出來的,都是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強者!苦難和曲折的經歷同樣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是一幅雄渾的風景。每個人都不要為順境而驕傲,也不要為逆境而悲哀。

    聾啞人貝多芬憑感覺和毅力,創作出舉世聞名的第5交響樂《命運交響樂》,成為世界音樂史上一大奇跡;從小到處流浪的高爾基,小學還未畢業,靠自學成才,創作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海燕》等文學巨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兵荒馬亂的抗日救國年代,年僅20歲的聶耳創作出流芳千古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我們的先輩曹雪芹在  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情況下,用了畢生精力去研究文學,竟能創作出令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的文學瑰寶《紅樓夢》;窮畫家梵高在生活絕望的時候創作出驚世之作《向日葵》,被後人以數千萬美元拍賣爭奪,成為世界上最貴的名畫。真正優秀的人才和作品,常常出於逆境。

    逆境也幾乎成了成功人士的必經之路,成了人生道路上必修的課程。華人應從這些名人如何面對逆境中有所啟發,要從逆境中求生存。

 

2个评论在“要從逆境中求生存(杂谈一)

  • 2009-04-23 at 21:04
    Permalink

    就如同峻梅校友的感悟一样,享受金融海啸吧!

    Reply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