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岐海九曲(六)闲话家事

图文/杨迎夏

 

回乡的日子,大部分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我尝试用短暂每一天时间的相聚,去换取过去每一年的分离。

    回到家父亲的第一句说话是:“多年了!”我应着“是是”内心也是感叹着。

而在我回来前,隔着一个大洋,父亲在电话那头说:“你不用急着回来,我们身子还硬朗,过两年也不迟。工作重要。。。”但当我回到家,在闲谈之中,他提到一位老同事的儿子每年都回来两次。这让我更加感慨,老人家心里想的与电话里说的不一样,但深深地暗示着一种血浓于水、难以言表的父子之情。

回归岐海九曲:闲话家事

闲话家事,亲情如岐水悠长

中国传统有云:“父母在,不远游。”而我,正刚好违反了这条古训,也常为此不安。个人负籍远走加国,父亲最初的是不理解,他在给我的信中说:“需要时间去接受”。到后来,在我困难的和关键的时期,他给我鼓励和支持,也是在信中说:“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令我记忆犹新。多年了,我们还保持着这种最古老的通讯方式:写信。

这次回来,他再次当面询问起我的加拿大专业注册资格的事,我把详情给他说了一下,他说“不容易。我们感到很欣慰。”而他再问到我的英文问题,我告诉他,我在公司交流就象我们现在用石岐话沟通一样。他说“不错,年纪大了才学,不易。”从父亲口里得到这样的话语,使我深感到: 多年的坚持,找到了最重要的认同。尽管我真正做到的,跟他想像中的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能带给父辈一些期许的满足,也给自己带来一丝抚慰。

闲话家事2

父母亲(前左)参加学校组织的饮茶活动

父亲是退休的高级教师,观念和看法都比较传统。他跟我说话,有时还保持几十年习惯了的讲台上的角色。他有着大多数普通人那样的同情心和正直心,在四川地震的时候,他在电话中说:这次灾难太惨了,但全国人都很团结,精神面貌很好!这些规范式的话那次在我听来是那么顺耳,就象那些平时我不感冒的口号,那一刻竟让人莫名感动。让我这个远离祖家的游子,也感同身受。

他虽然已退休多年,但还保持着阅读和关心时事的习惯,家里还订有如《秋光》等的杂志,还有时去老干之家阅读。每天看电视新闻,是他一天最重要的节目。他非常按时地收看,并且分时段连看好几个台。有时候,有线控制中心把一些港台的敏感片断屏蔽,他就转到其他内地台,看相关的更多资讯,并把这关注变作为一种闲谈。

每天到街市买菜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一项运动,而且至今家人还保持吃新鲜的习惯。他喜欢在饭熟的时候蒸菜,说这样够原汁原味,让我在回家的多天里,享受到如此地道的家菜乡味。

他说起来也是中中校友,曾是中山师范和华南师范的学生,曾当过羊城晚报的文化记者,后在华侨中学、龙山中学和仙逸中学任教过,是高级职称的教师。现在退休多年了,但工资每年都在增长,这令人颇感意外 —— 原委是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即使退休了,也保持着一个长收入的机会。现在他是很满意每月的退休金的,那足以使他能安渡晚年,也给我这个不在身边的儿子能得到些心安。他现在每月都会与旧同事参加学校组织的饮茶活动,大家见见面,聚聚旧,交交流,常去有莲兴酒店等。今年9月教师节,正是我在家的日子,他应教委的邀请,到新落成的京华新世纪大酒店赴晚宴。回来后,他说又长了三百元工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在家里,父亲还保持着我的一些旧书本,我回来时,他说如还有用就拿去吧。那些书本很旧了,是我多年前读书和工作时用过的。在这些书本中,还夹杂着一些旧相片集。在相片集里,我看到了父亲过去的工作照,照片中他正在辛勤地评改作业,写照着父亲工作的黄金岁月。

闲话家事3

相册里父亲过去的工作照

母亲也是教师,曾在第三小学和高家基小学任教。现在她为了帮忙照顾我的一对小侄子侄女,每周有多天与他们居住在一起。现在小侄子到桂山中学读高中,要寄宿在学校,周末才回家,她就有多些时间回父亲处了。平时早晚就两老电话问候,周未就多在一起。两老之间有时还挺客气,父亲说他住院时是母亲照顾他,他现在很懂得感恩。

在这次回家我们三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母亲问父亲:“你看,阿仔虽多年才回来,但一回来了,又感觉不太久了。现在不就是跟他去广州读书放假回来一样吗?”父亲点头“是。”我一时语塞,感到幸福莫过于此刻。

 

 

(待续)

 

回归岐海九曲(六)闲话家事

3个评论在“回归岐海九曲(六)闲话家事

  • 2009-09-22 at 23:44
    Permalink

    送给家人最美好的礼物就是相处的时间,老夏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Reply
  • 2009-09-22 at 22:40
    Permalink

    确实是有着很满足的收获。

    Reply
  • 2009-09-22 at 00:35
    Permalink

    點止滿載而歸咁简单. 恭喜了.

    Reply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